靈芝盛名遠揚,從古到今,一直有著靈芝的很多“傳說”,有的部分文獻還提到了“六芝”的概念,也就是“紫、青、黃、白、赤、黑”六種顏色,說明古人比較習慣以顏色來區分靈芝。但是限于當時的條件,古人對靈芝的研究也是非常有限的,那靈芝到底是屬于哪一類植物呢?
經過現代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,以及科學家對靈芝的研究,逐漸清晰明朗,提出了“靈芝屬”這個概念,加上后來世人不斷的修正還發現,是否屬于靈芝屬,必須要以“孢子的形態”作為判斷標準。
每種菇類的孢子都各有特色,這些菇類包括蘑菇,香菇等等,而靈芝的孢子在光學顯微鏡下的結構,應該是呈不對稱卵圓形,有兩層細胞壁,外面那層是薄而透明的,里面那層非常厚,呈咖啡色,由此可見,不管一朵菇的樣子長得多如意,只要它的孢子不符合標準,科學上是不能稱為靈芝的。
現代科學一般是以“屬名+種名”組成“拉丁學名”,作為各個生物在學術上的正式名稱。目前,經鑒定發表,有標本記錄可考的“靈芝”將近200種,聽起來很多,但真正被拿來使用的卻很少。除了靈芝之外,大概就是以松杉靈芝、紫芝、樹舌靈芝等較為常見。
以上幾種靈芝在生物分類上都是屬于不同的“種”(也就是物種,菌種,種類),它們無法交配生出下一代。所以即使外觀顏色相近,實際內涵相差很大,活性成分不同,保健效果完全不同。因此,在食用靈芝尤其野生靈芝時,不僅要確定它真的是“靈芝屬”,還要弄清楚它是“哪一種”靈芝。
在現代生物分類學家會把所有稱得上“芝”的菇類統括在“真菌界”,所以靈芝是真菌,和普通植物有區別,普通植物可以靠光合作用自行制造養分,只要有陽光,空氣和水就可以存活;而真菌無法進行光合作用,必須靠分解腐朽的植物才能茁壯成長。所以植物是“生產者”,真菌是“分解者”,正是因為如此特殊的生長過程,才讓靈芝區別于普通植物所沒有的活性成分,稱為大家推崇的養生保健佳品。